隨著長治第一場雪的到來,氣溫逐漸降低,能不能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,室內溫度的確是一個關鍵指標。近日,有用戶反映自家溫度不達標,并不斷進行投訴,但經過熱力公司工作人員實測,家中室內溫度20℃以上,那么,供熱達標標準到底是什么呢?根據《長治市城市供熱收費管理辦法》規定,“供熱期間,在房屋(不含無暖氣設施的陽臺或與之打通的廳室)保溫達標,室內采暖設施不受遮擋,符合現行國家住宅設計規范要求的情況下,住宅室溫必須達到16℃(含16℃度)以上,因突發性事件停止供熱或不可抗力因素除外。”也就是說,在符合一定條件下,室溫達到16℃為標準溫度。
為什么供熱溫度設定在18±2℃?
冬季,如果室內溫度長時間過高,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,引起體溫升高、血管舒張、脈搏加快、心率加速,人就會神疲力乏、頭暈腦漲、思維遲鈍、記憶力差。同時,由于室內外溫差懸殊,人體難以適應,容易患傷風感冒。如果室內溫度過低,則會使人體代謝功能下降,脈搏、呼吸減慢,皮下血管收縮,皮膚過度緊張,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減弱,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科學家們把人對“冷耐受”的下限溫度和“熱耐受”的上限溫度,分別定為11℃和32℃。
據研究表明,室內最適合溫度應保持在室溫達18℃時,相對濕度應保持在30-40%,有寶寶的家庭,一般情況下,室內溫度以20℃左右為宜,濕度宜保持在50%~60%。可根據小兒怕冷、怕熱的特點適當調節。當室溫超過22°C之后,室內空氣會異常干燥,并由此影響人體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,造成體溫上升,血管擴張,心率加快等,同時溫度過高也會提高家具、地板、石材等裝飾材料里面有毒有害氣體的揮發排放,相比較溫度過低而言溫度過高對身體的危害更大。
節能是能源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,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。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。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、資源日益短缺的現實,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:拯救地球、保護環境、節約能源,是我們共同的責任。
看一下國家關于供熱標準的有關規定
2002年,國家制定了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,即GB/T18883-2002。規定冬季采暖標準為16~24℃,符合這個標準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。《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》規定,“冬季采暖室內熱環境臥室、起居室設計溫度取16~18℃”。國家制定的“2002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示范小區規劃設計導則”中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項,規定冬季采暖地區室內溫度為16~21℃。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(GB50736-2012)規定,“設計供暖時,民用建筑冬季室內計算溫度應按下列規定采用:夏熱冬冷地區主要房間宜采用16~22℃”。
達到18±2℃室溫標準是有條件的
1、面積與層高
供熱建筑物面積計算方法依據:《住宅設計規范》( GB5009-2011)和《房產測量規范》(GB/T17986.1-2000)。特殊層高建筑熱費的收費標準按以下方式執行:居民建筑層高超3.3米(凈高3.1米),非居民建筑層高超高4.5米(凈高4.3米),每超過0.1米加收總熱費的3%,不足0.1米的按0.1米計收;文化、教育以及保護建筑等公益性設施加收至100%為止。
2、建筑圍護結構符合采暖設計規范標準
建筑圍護結構是指建筑物及房間各面的圍護物,主要包括外墻、窗戶、屋面、樓梯間等。居住建筑設計應符合《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》( DBJ04-242-2012),公共建筑設計應符合《山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》(DBJ04-241-2006);隨著年代久遠,建筑物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下降,能耗上升,這類建筑如果不進行更新改造,保證16℃室溫標準比較困難,甚至系統滿負荷供應也難以達到,而且造成能源的嚴重浪費。如果既有建筑滿足當時投入使用時的采暖建筑設計條件,圍護結構完好,或者對既有建筑進行了節能改造,則應當保證16℃的供熱室溫標準。
3、室內采暖系統正常運行
這是指散熱器未裝修遮蔽、未私自改裝室內供熱系統、管道水流暢通、管道或散熱器內沒有氣阻、采暖設備的數量與室內面積相匹配等情況。否則,采暖效果將受到影響。
搜索“長治熱力”微信公眾號,或掃描下方二維碼,即刻了解更多熱力資訊。